袱读音组词
浆拼音:jiāng 泥浆、豆浆拼音:jiàng 浆糊傅拼音:fù 傅村、太傅袱拼音:fú 包袱、被袱桶拼音:tǒng 木桶、水桶障拼音:zhàng 障碍、一叶障目芝拼音:zhī 芝麻、芝兰圣拼音:shèng 神圣、齐天大圣
笼多音字组词 :灯笼、 笼罩、 牢笼、 鸡笼、 笼络、 樊笼、 蒸笼、 罐笼、 箱笼、 笼火、 火笼、 回笼、 烘笼、 纱笼、 笼嘴、 出笼、 笼统、 囚笼、 圆笼、 笼屉、 香笼、 烛笼、 青笼、 笼藩、 笼照、 蚕笼、 笼炉、 笼、 扇笼、 笼、 笼毂、 站笼、 笼、 命笼、 笼聚、 鸽笼、 蒙笼、 笼樊、 袱百惶知耗版同保括笼制、 月笼 ① long笼(发第二声)② 笼long(发第三声
笼的拼音分别是 [lóng] 和[lǒng].相关组词1.樊笼[fán lóng] 比喻不自由的境地.2.蒸笼[zhēng lóng] 蒸食物的笼屉.3.回笼[huí lóng] 把已蒸熟而冷了的馒头、包子等放回笼屉再蒸.4.笼罩[lǒng zhào] 广泛覆盖的样子.5.笼统[lǒng tǒng] 宽泛不具体;不明确;含混.6.箱笼[xiāng lǒng] 竹编的盛衣器具.
拼音:fiào ㄈㄧㄠ 方言(吴语地区通用):fiau(苏州话、无锡话、常州话)或viau(上海话),属于合成字.在宁波象山,这个字也广为流传.意为表示否定,相当于不.通常和“晓得“连用,表示不知道. 部首:,部外袱骸递缴郛剂店烯锭楼笔画:7,总笔画:13 繁体部首:,部外笔画:7,总笔画:13 仓颉:MVPHH 笔顺编号:1252215313533 四角号码:17420 UniCode:CJK 统一汉字 U+8985 五笔输入码:SVQR1. 吴语方言字,意为不要(错过某事、某物、某人).最早出现在吴语小说《海上花列传》中.例:今朝是超市打折个日脚,错过特价! 2.~ ,用在称呼伴侣,唯一的意思
“读”组词有:读书、读物、研读、读音、朗读、品读、阅读、读经、句读、导读、破读、异读、读破、重读、工读、复读、音读、选读、精读、读数、判读、借读、诵读、读者、走读、住读、宣读、读本、耕读、读如、读曰、读心、慎读、谛
龙,单音字读音: [lóng] 组词 龙皮、龙、龙邛、龙袱、勾龙、龙孽、龙甲、黄龙、旱龙、龙学 释义1.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2.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3.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:4. 姓.造句1. 龙王不好推却,命左右抬出一杆九股叉,重三千六百斤.2. 当龙王说出那句话时,龚祺祥的生活注定不再宁静:龙还没有灭绝.3. 愿龙王的恩泽远播广传以利益更多的有情!4. 龙王也是掴掌长啸:如此烈性,果不失男儿本色.5. 镇龙庙,防止龙王从东海溯溪而上到村里游玩,惊吓村里的小孩子.
揖[yī]〈动〉1. (形声.从手,( qì)声.本义:拱手行礼)2. 同本义 [make a bow with hands clasped] 自家拜揖,愿求恩官高姓大名.《水浒全传》3. 又如:揖客(长揖不拜之客;向客拱手为礼);揖游(古代行礼时依礼仪进退俯仰)4. 让出,逊主 [give ground] 公惟国家之统,揖大福大恩,事事谦让,动而固辞.《汉书》袱肠递段郛灯店犬锭华5. 又如:揖让(揖逊.宾主相见的礼仪;禅让.让位于贤);揖盗开门(比喻接纳坏人,自取其祸)6. 通“壹”.专一 [sigle-minded] 普天之下,搏心揖志.《史记秦始皇本纪》部首: 扌 部外笔画: 9 总笔画: 12
含“裹”的词语有哪些 :缠裹、 包裹、 装裹、 裹脚、 裹腿、 裹创、 裹角、 妆裹、 展裹、 裹腰、 裹尸、 裹粮、 苞裹、 御裹、 封裹、 裹金、 裹帘、 巾裹、 麇裹、 裹掖、 蒸裹、 裹藏、 无裹、 成裹、 裹袱、 围裹、 药裹、 裹持、 裹糇、 盐裹、 束裹、 裹饭、 裹革、 紧裹、 结裹、 裹包、 裹合、 挟裹、 诨裹、 浇裹
裹挟 裹束 裹胁 裹腹 裹头 裹足 裹粮 裹肚 裹脚 裹乱 裹缠 裹创 裹饭 裹夹 裹袱 裹腿 裹糇 裹掖 裹疮 裹尸 裹蒸 裹革 裹包 裹金 裹药 裹持 裹 裹 裹伤 裹合 裹带 裹鸡 裹腰 裹首 裹抹 裹见 裹角 裹帘 裹从 裹费 裹烧 包裹 素裹 缠裹 装裹 药裹 妆裹 浇裹 紧裹 梳裹 扎裹 巾裹 兜裹 结裹 搅裹 缴裹 围裹 束裹 苞裹 御裹 胞裹 诨裹 麇裹 成裹 盐裹 无裹 覆裹 封裹 蒸裹 展裹 服裹 查裹 马革裹尸 红装素裹 裹足不前 裹尸马革 金镶玉裹 裂裳裹足 翠围珠裹 裹粮坐甲 裂裳裹膝 裹血力战 浓妆艳裹 杜口裹足
书上写的是单个字的读音,而在词语中独声往往有变化!习惯上包是读平声,袱是读轻声,这是约定俗成!